第四百九十一章 王恒岳的南京金陵造船厂-《小军阀》


    第(2/3)页

    当王恒岳把他请出山。问其真实姓名的时候,他却微微一笑:“老夫只想为中国潜艇做些实事,不想留下什么千古英名。大家都喜欢叫我陈‘道员’,那以后我就叫陈道员了。”

    这也算是一桩美谈了。

    而金陵造船厂的总工程师则也同样是一位满清官员。

    这人名叫魏瀚。曾任满清海军部造船总监。民国元年,任福州船政局局长。王恒岳取得全国政权之后,第一件做的事即是将魏瀚从福建调到南京金陵造船厂担负总工程师。

    这位魏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组织研制了中国第一艘巡洋舰----“开济”舰;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铁甲船--“龙威”舰;介入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钢甲鱼雷舰--“广乙”舰;中国第一艘猎雷舰--“建威”舰;主持和介入建造了“开济”、“横海”、“镜清”、“寰泰”、“广甲”、“广乙”、“广丙”、“广庚”、“龙威”、“福靖”、“通济”、“福安”等十耳热艘艇;为中国造船工业的成长做出了不成磨灭的贡献。

    而他的家族也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海军世家之一。魏瀚的九名兄弟、堂兄弟。皆为海军高官,其中有六位结业于船政系列学堂!

    魏瀚以船政前学堂第一届学生中第一名的成绩结业。留在福州船政做技术工作,后成为中国第一批赴海外考察和留学的海军军官。法国留学期间,在学得造舰技能同时,兼学法令,曾就聘法国皇家律师公会助理员,声誉日起,随后获得法学博士称号。

    魏瀚回国之后,出任福州船政“总司制造”,即总工程师。组织研制了中国第一艘巡洋舰“开济”号。此舰被称为“中华所未曾有之巨舰”。

    这一时期,福州船政在魏瀚等人的主持下,还制造了三艘快船。

    中法马江之战后,魏瀚和同事们,吸取马江之役福建水师覆灭教训,深感必须尽快制造铁甲船,才能增强海军的战斗力,建议尽快研制铁甲船。中法马江之战后,魏瀚和同事们,吸取马江之役福建水师覆灭教训,深感必须尽快制造铁甲船,才能增强海军的战斗力,建议尽快研制铁甲船。1887年底,在魏瀚等人的主持下,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铁甲船---“龙威”舰正式下水。

    1904年,魏瀚调往广东,主管广东水雷局、鱼雷局、黄埔船局,还兼任黄埔水师学堂总办、黄埔水师鱼雷学堂总办、黄埔水师兼办工业学堂总办。

    民国元年,魏瀚重回福州船政局,出任局长。虽然此时年过六旬,但魏瀚雄心不已,着力复兴船政。1915年春季,魏瀚还带着海军学校优秀学生赴美学习飞机、潜艇制造。

    当王恒岳正式聘用他为“南京金陵造船厂”总工程师的时候,魏瀚已经年近七旬,但却丝毫不考虑到自己年岁已大,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命,并在第二天即启程奔赴南京。

    王恒岳的军队中多以年轻军官为主,他们布满了热情、生气。

    而在南京金陵造船厂,两位负责人则都已经上了年纪。他们尽管岁数大了,但却布满了经验,这种经验不是一朝一夕,靠着在战场上的不要命就能获得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