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好事多磨-《导演之王2000》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今天早上太阳还未升起,街边的早餐店还没有肉香飘出来的时候,伊斯坦布尔就响起了一阵特别的声音,有些像是诵经。

    这是到了慕思林的晨礼时间。

    阿曼达还在床上睡觉,她并没有被这样的声音吵醒。

    李声耀却是醒来了,他翻身而起,随后起身去楼下跑步。

    早上的时候气温有些低,大概三四度,出了酒店,就感觉阵阵寒风吹来。

    不过运动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出了一些汗,感觉身体都轻快许多,整个人更加精神。

    李声耀喜欢这样的感觉,这让他更有对自己,对《飓风营救23》的拍摄都更有信心。

    剧组是上午九点正式开始工作。

    拍摄小组,以及成家班的武师们,都是八点半到片场。

    李声耀也是这个时候过来,还有一些本地人,他们算是场工了,做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活。

    毕竟在土鸡拍摄,不可能不雇佣本地人,不然的话人家说你歧视。

    土鸡人的英文其实很一般,跟欧洲那边没得比。

    很多国内的媒体宣传土鸡人英语,法语,德语都不错,那是吹牛皮。

    很多土鸡人去了德粿很多年,德语还是非常烂,正府不得不开设语言辅导班,帮助他们更快的融入本地社会,这些都是有新闻的。

    伊斯坦布尔作为国际性的旅游城市,会英语的人多一些,但普遍水平很烂。

    为了更加有效流畅的沟通,李声耀这边请了四名翻译。

    对接场工方面,倒是不需要那么多翻译,不过到了开工的时候,还有不少土鸡的群演,这群人同样需要翻译。

    不久后,四个翻译就过来了,这四个人都是英语比较好的人。

    李声耀带过来的拍摄小组,以及成家班的武师,英文都还可以,可以直接与他们沟通。

    今天的拍摄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剧情是男主角带着前妻去购物,女儿则在酒店与男朋友视频通话。

    这个时候阿尔巴泥亚的帮派分子追过来了,他们追击男主角和前妻。

    男主角他们开车进入了本地一个小商品市场,在里边展开了一场追踪与搏斗戏。

    这个小商品市场就是非常传统的那种小市场,有些像是国内的那种老菜市场,街道两侧有店面,店面门口还有摊位,显得比较拥挤。

    还有人直接在路边摆摊,加上还有雨棚。

    视觉上感觉空间比较小。

    这一段戏之所以显得麻烦,自然是因为小商品市场人流大,剧组需要营造出这个效果,就需要很多的群演。

    如果需要用广角镜头,比如将摄像机架在高处,然后俯拍,将整个小商品市场全部拍进去,那场面会显得非常大。

    估计能拍进上千人。

    这样拍摄应该显得更加震撼,但是成本毫无疑问更大。

    在李声耀前世,《飓风营救2》这个片段就是跟随男主角的视线,跟着他来拍摄,而且是中景镜头,这样的话,将镜头聚集在男主角周围,出现的人员就少的多,这经费自然也就少的多。

    李声耀打算学习这样的拍摄,主要的镜头放在男主角身上,跟着男主角走。

    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找来了一百二十名的群演。

    幸亏这边的薪酬比较低,群众演员多,但是不需要花太多钱。

    不过这都是小事,真正麻烦的还是让这一百多群众演员依照剧情需要,配合拍摄。

    李声耀昨天晚上就跟副导演,摄影师,以及成家班的武师们讨论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大家提建议,明确要求,安排工作。

    确定了各自的任务。

    此时翻译过来了,李声耀立即将四个翻译喊过来,随后认真讲述了接下来的拍摄要求,告诉他们接下来的拍摄细节,需要群演们怎么做,需要他们怎么协调。

    大概二十分钟后,群演,以及主要演员们过来了。

    这一场戏不需要阿曼达出演,她一样过来了。

    程龙和伊丽莎白.郝丽的任务重一些。

    不过这两个人都是职业演员,演技和态度没有问题,实际上对于这两个人,李声耀反而不怎么担心。

    化妆师给程龙和伊丽莎白.赫丽化妆,造型师给群演们搞造型,李声耀则拿着分镜头剧本,开始一个人走位。

    等到群演这边化妆差不多好了,他立即喊来了翻译,随后让翻译带着群演,跟着他走位,不同的角色,做不同的事。

    比如店铺老板拿着一本书坐在铺子前,看到有人过来,会露出微笑。

    比如水果店的老板,正在清洗水果,看到了苍蝇,还会过去赶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