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两部电影虽然剧情稍稍夸张,但至少比较搞笑,有看点。
除了《地道战》和《地雷战》,让大家伙再仔细想想好看的战争片,或许有的人会选《高山下的花环》。
这三部电影之外,再选好看的战争片,那就有些为难人了。
内地制作了非常多的战争电影,不管是打鬼子,还是打光头,数量都有很多。
但说实在话,绝大多数的战争片教条意味都非常浓,而且大多把镜头聚焦在我方的那些大将军,大远帅身上,人物形象过于单薄,过于伟光正。
这样的电影不用多,两三部就能让人疲劳。
这是内地绝大多数战争电影的通病,普通老百姓自然不喜欢看。
除了《地道战》,《地雷战》,以及《高山下的花环》,其他战争电影影响力弱的多,鲜有人谈论。
就算是在八九十年代,老百姓也不爱看。
《1937》将在7月1号晚上6点全国公映,这部电影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大奖,还在沪城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不少人都约定要一起去看电影。
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他们想要看看这部电影为啥能拿到戛纳金棕榈大奖。
但在很多年轻人心中,他们对于电影的剧情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他们觉得《1937》能拿金棕榈,靠的还是一镜到底。
毕竟他们从小看过的战争片,真的就是一个套路,非常的无聊,没啥看点。
陈晓就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他是一名演员,中戏毕业,现在已经开始演男主了。
他的演员经济约签在于证工作室,他的老板可以说有两个人——于证和李声耀。
陈晓从少年时看李声耀拍的电视剧,后来看李声耀的电影,他虽然比李声耀仅仅小七岁,但李声耀对他影响非常大。
这一次《1937》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大奖,他便想着要找个时间去看这部电影。
尽管不觉得《1937》会好看,他还是打算支持偶像。
恰好7月1号没啥事,他就戴上口罩,打算去看电影。
“陈晓,一起看电影啊,《财神客栈》,我买了两张票。”
大学同学张佳柠知道他在燕京,就打电话喊他看电影。
张佳柠挺漂亮的,但两个人是哥们关系。
陈晓稍稍犹豫,“我不看《财神客栈》,不喜欢看港岛的喜剧,我看《1937》。”
“那你有票吗?”
“现场买呗。”
“行,等我一起去。”
等陈晓来到了约定的地方,发现不仅仅张佳柠在,毛小彤也在。
毛小彤一样挺漂亮的,不过陈晓就是当哥们处。
他稍稍有些大男人主义,喜欢温柔的,嗲嗲的女生。
毛小彤其实御姐性格,张佳柠则是大大咧咧。
“走,看电影咯。”
三个人随后进入了风华影城,发现里边竟然非常多人。
“有《1937》的票吗?”
“前排和中间的票都卖完了,后边的票还有很多。”
“所有影厅都这样吗?”
“至少今天所有影厅都这样,好的位置早就卖出去了。”
三人无奈,商量一阵,打算坐后排。
三个人上学文化课都一般,不是喜欢看书的人,都不是近视,坐后排不影响观影。
“最近场次的《1937》,三张票。”
五分钟后,三个人就进入了一处影厅,这处影厅只能容纳一百人,很小,不过就算是坐后排,距离大屏幕一样很近。
“小厅更好,更有气氛。”
陈晓解释一句,随后坐了下来。
此时前面几乎已经坐满了人,电影还没有反应,众人低声闲聊,很多都是大学生,他们说话声音很大,语气很自信,都在讨论《1937》。
张佳柠撇了眼陈晓,“电影不好看,晚上你请夜宵。”
“小意思,随便吃,把你养成猪都没有问题。”
不久后,电影开始了,影厅漆黑许多,映入眼帘的画面,就是两名士兵一边走,一边闲聊。
这两名士兵背着长枪,一身军服,看着有些脏乱,他们走的很快。
镜头就锁定在两个人身上,只能看到两个人身边的环境。
这是一座残破的城市,阴暗的天色,浓烟四起,破损的墙壁上写着标语。
“小心狙击手。”
“抵抗日寇。”
“中华必胜。”
墙边或站,或躺,或靠,排满了士兵,有的人在发呆,有的人在唱歌,还有的人在打牌。
还有不少的军官,他们和普通的士兵差不多,状态非常糟糕。
还有躺在担架上的士兵,鲜红的血液,痛苦的哀嚎,绝望的眼神。
还有破损的汽车,烂在一旁的坦克。
就这一组长镜头,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悲伤,混乱,痛苦。
和过去的战争片完全不一样。
以前的战争片,绝大多数反应我方的场景,就算是装备简陋,生活物资短缺,战况糟糕,未来不明。
士兵们的精气神都非常好,对未来充满希望。
而在《1937》,李声耀用最真实的镜头,还原真正的战场。
在历史中的淞沪战争,全国各地支援沪城,但由于装备简陋,单兵素质差距大,我方没有海空部队支持,整体处于劣势状态,牺牲巨大。
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了严酷战争的士兵,就算是侥幸存活下来,很多人都已经变得麻木,精神状态有问题,歇斯底里,或者是心里有疾病。
就在此时,男二号不小心撞到了一名老兵,老兵瞬间爆发,抓住男二号,厉声叫喊,“你是不是鬼子,你他娘的想要谋害我。”
众人急忙上前,拉开了两个人。
男一号抽出一根烟,递给老兵,拍着肩膀,说了一些安慰的话,这才消解了这一场冲突。
开场几分钟,通过这些场景和剧情设计,营造了一个非常残酷的战争环境。
陈晓点点头,“不愧是李导,这才是我想象中的战场,这才是真实的战场。”
男二号和男一号继续前进,他们来到了指挥官的住所。
由于电话信被切断,无线电同样被鬼子破坏,没办法传递命令,只能安排两个人亲自传达命令,让14里外的友军撤兵,不要在明天早上发起冲锋。
“你们只有一天的时间。”
男二号的哥哥就在友军,他对这一次的任务非常热心。
男一号有些为难,虽然仅仅十四里路,但他知道这一段路要穿过敌我双方之间的战场,要穿越一片无人区,必然非常危险。
他看到过太多的死亡,他不想再冒险。
“我们找一个地方睡一觉,做做样子就行了。”
“不行,我哥在那边,我必须要赶过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