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众所周知,李声耀投资的电影从未亏钱,他相信李导的眼光。 灯火辉煌,觥筹交错。 玻璃杯的碰撞声,高跟鞋的落地声,都非常清脆。 空气中飘散这一股酒香和女士香水味。 这就是名利场。 李声耀坐了下来,打算吃点东西,此时韩三萍笑眯眯走了过去。 “李导,恭喜恭喜。” “韩导客气了。” 韩三萍在李声耀侧边坐了下来。 他喝了不少酒,满身酒气,脸红红的,眼睛都有些红了,看着心情不错,脸上一直挂着笑。 “李导,《1937》之后,你要休息一下,还是接着拍戏?” “嗯,接着拍戏吧,我这个人闲不住。” “有方向了吗?” “还不确定,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关于新电影,李声耀正在考虑中,他希望可以像《1937》一样,即能拿奖,又能拿到高票房。 他是真的想要拿三座金棕榈大奖,让自己的名字在世界影史上重重留下一笔。 不过那么多电影大师,最高不过两座金棕榈,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接下来的电影,他自然要慎重考虑。 韩三萍这个时候说道:“李导,我有一个想法,你帮我参考参考。” 《出拳吧,爸爸》,《极限逃生》,《边境杀手》,《1937》在票房积累方面都非常成功。 《人在囧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无人区》,《疯狂的赛车》等等电影票房成绩同样很优秀。 无不证明了李声耀的市场敏锐度。 韩三萍过去投资亏钱比较多,这几年《健国大业》和《健黨伟业》让他稍稍回血。 他注意到内地市场正在疯狂增长,他其实觉得投资好莱坞电影,更容易盈利。 不过中影地位特殊,他们不仅仅要引进外片,更要扶持内地电影。 他还是要投资不少内地电影。 《健国大业》和《健黨伟业》的成功,让韩三萍稍微有些飘,他忽然发现等待市场上那些电影人拿着项目来中影忽悠,不如中影自己想一些优秀的题材,然后制作,这样即能扶持内地电影,又不会轻易亏损。 他最近就有一个想法。 “你说。” “我想制作一部电影,反应老百姓学英文,向往国外生活,但最后回归祖国,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树立信心,获得成功。” 李声耀闻言,立即明白韩三萍想的是啥电影,便是让黄小明拿到了三座影帝的《华夏合伙人》。 《华夏合伙人》的确是韩三萍率先想到的题材,后面他安排人写剧本,然后选了一圈,请来了陈可欣当导演。 彼时陈可欣经历了《投名状》,《十月围城》,《武侠》,尽管票房尚可,但无一例外,都没有回本,投资人对他不信任,正赋闲在家,看到了《华夏合伙人》剧本,立即答应了。 也正是《华夏合伙人》的成功,让陈可欣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情感细腻的剧情片。 《华夏合伙人》不管是商业票房,还是荣誉奖项都是成功的。 这是一部好电影。 “可以,我觉得这个题材很不错。” 韩三萍闻言,眼睛一亮,接着说道:“李导,你有时间吗?” 李声耀微笑摇头,“韩导,我这边没有那么多时间,不过如果电影立项,我可以帮着看看剧本,风华可以投一两千万。” 韩三萍听到李声耀的话,一下站了起来,小眼睛都大了许多,“李导,你愿意投资?” 之前韩三萍一直想要拉李声耀一起投资,比如《无极》,比如《赤壁》,比如《孔子》,结果都给李声耀拒绝了。 李声耀给的理由是要投资自家电影。 后来这些电影上映,毫无例外,全部无法收回成本。 韩三萍这才回过神来,李导就是不看好这些电影的商业前景,觉得没办法盈利。 此时听到李声耀愿意投资,立即明白李声耀真的看好这个题材。 “韩导,我愿意投资。” “好,有你这句话,我的心就稳了。我立即安排人写剧本,中影风华六四分,中影占六成,风华四成,怎么样?” 毕竟是韩三萍的想法,李声耀并没有争取版权。 他点点头,“没问题。” 韩三萍大喜,举起酒杯,与李声耀干杯,随后一饮而尽,“李导,我相信你的能力,这电影肯定能赚钱。” 宴会大厅很大,人很多,李声耀自然是焦点。 不管是程龙,还是韩三萍过来找李声耀聊天,都有很多人关注。 见几个大佬不时碰杯,韩三萍和程龙都是满脸笑容,许多人都猜测是不是敲定了新项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