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寄生虫》的优点-《导演之王2000》


    第(3/3)页

    严歌忴抬头,瞪了眼老谋子,对其打断自己看剧本,非常不满。

    老谋子见怪不怪,“还要多久?”

    “这个剧本非常好,我要慢慢看。”

    严歌忴顿了一下,“你来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创作灵感。”

    老谋子闻言,与张沫对视一眼,随后起身过去看剧本。

    李声耀见了,笑道:“慢慢看,中午在这里吃饭吧,反正多几双碗筷而已。”

    严歌忴和老谋子,张沫三个人坐下来看剧本,还真的一看就入迷,然后在李声耀家吃了午饭,一直看到下午两点半,这才看完。

    严歌忴拍手说道:“李导,你这个剧本真好,比《1937》,比《边境杀手》,还有《出拳吧,爸爸》都要好,你这个剧本,只要评审没有眼瞎,一定能拿奖。”

    在李声耀前世,《寄生虫》就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剧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国籍电影。

    而在戛纳,拿到了金棕榈大奖。

    并不是戛纳评审觉得《寄生虫》剧本不行,而是戛纳很少有电影能同时拿两个大奖,除非有突破性的创新。

    就像是严歌忴说的一样,《寄生虫》的剧本的确非常好,不客气的说,这个剧本甚至有资格竞争千禧年之后最佳。

    严歌忴接着说道:“懒惰,贪婪,卑劣的穷人,看似善良,上进,大方的富人,你这个故事充满了对世界的思考,对人性的关怀,而且是西方喜欢的那种叙事模式,非常精彩。”

    《寄生虫》的故事里,穷人的确懒惰,无能,贪婪,几个富人看起来倒是有些傻白甜。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穷人,富人,与阶级,说是有人性关怀不为过。

    至于说西方喜欢的叙事模式,这一点非常正确。

    老谋子和张沫闻言,都抬起了头,望向严歌忴。

    “这个剧本就是西方界惯用的登堂入室。”

    所谓的登堂入室,字面的意思就是进入大堂,接着进入内室,也就是更进一步。

    西方尤其喜欢这样的写法,以此来描绘塑造人物。

    就比如《寄生虫》开始的剧情,男主角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打屁,男主角坐在正中央,一副我很牛逼,我很厉害的模样,但是一个醉汉过来,在他们家窗户边上拉尿,他并不敢指出来,由此凸现出男主角虚有其表,在家人面前充老大,实际很懦弱。

    再比如儿子同学过来,这个同学介绍儿子去富豪家做家庭教师,还送了山水石,剧情到这儿,看起来这个同学真的很善良。

    结果同学很快暴露了真正的目的,此人要去留学,但依旧惦记着富豪女儿,他之所以介绍男主角儿子,是因为他觉得男主角儿子不会威胁他,富豪女儿不可能跟男主角儿子搞在一起,男主角儿子如果有想法,他可以轻松拿捏。

    先是立一个形象,然后迅速深挖出角色的深层次特性,这就是所谓的登堂入室。

    华夏喜欢通过激烈的冲突来反应人物性格。

    而西方喜欢直接的以非常明显的话语表现出来。

    《寄生虫》所有的角色,几乎都是如此,短短几分钟,迅速明确的表明人物性格。

    比如富豪家前保姆,一开始还以为是深情人设,但是识破男主角一家计划后,立即变了一副嘴脸。

    再比如男富豪,看起来善良,大方,但那是在不威胁他的情况,当他在车后座发现一条女士内裤,立即就翻脸,他不允许穷人越界。

    男主角第一次给他当司机的时候,他举着一杯咖啡,实际是在考核男主角车技,咖啡稍稍洒出,不用说,男主角肯定不会被录用。

    相对来说,西方塑造人物更加直接,更加迅速,在电影剧本创作上,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观众记住角色。

    《寄生虫》在全球票房能有一点九亿美刀,大受欢迎。

    除了故事背景可以放任四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人物塑造非常好,迅速又精准。

    这一点上,内地创作者都应该学习一番。

    就不说《小时代》这样好几部故事,但人物角色塑造毫无亮点的烂片。

    就算是很多优秀的电影,人物塑造都很糟糕,往往只有一个特性,扁平没有张力。

    严歌忴说到专业领域,自然头头是道,随后详细分析《寄生虫》的人物塑造,听得老谋子和张沫连连点头,望向李声耀的目光,越发佩服。

    最后严歌忴说道:“李导,你这部电影拍出来,一定又是《1937》级别的电影,说不定还能在戛纳拿大奖。”

    李声耀闻言,微笑道:“借你吉言,我希望能两连金棕榈大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