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嘉奖-《导演之王2000》
第(3/3)页
李声耀的商业眼光,那是出了名的好。
韩三萍相信李声耀愿意帮忙的话,中影不会亏本。
李声耀闻言一笑,“韩导,你这件事吧,我真的想帮你,不过我不抱期待,你说的类型电影,商业方面很难获得成功。”
这个时候《战狼》和《湄公河行动》还没有出来,内地爱国主义电影,就算质量高,也赚不到钱。
韩三萍闻言,点头苦笑,“可不是嘛,最近几年除了《健国大业》,《健黨伟业》,还有你的《1937》赚钱了,其他的电影,哪里能赚钱。”
李声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这件事交给韩三萍烦吧,与他无关,他的精力还是放在《寄生虫》的拍摄上。
……
在燕京呆了四天,李声耀便南下港岛了,回去后没有任何休息,立即接着拍摄《寄生虫》。
演员们自然不敢多说什么,相反非常大度的配合李声耀的时间。
这一天晚上十一点,港岛大概只有十度,冷风穿过街道,幽幽的吹着。
在《寄生虫》片场,拉来了几辆水车,这几辆车里的水都是温水,等会儿要拍摄男主角,以及他女儿,儿子一起在雨夜狂奔的戏。
自然不可能用自来水,太冷了,这个天气淋雨,绝对要生病。
只能加热,用温水。
幸好现在科技足够发达,能将水大规模加热,还有储水车。
如果放二十年前,这样的戏,估计都要放夏天拍摄。
这一场戏的剧情是男主角一角在别墅享受了一天,富豪一家人忽然回家,男主角只能带着女儿,儿子匆匆逃离别墅,三个人在倾盆大雨中奔行。
女儿还非常委屈,有些不想干了。
男主角和儿子依旧坚定信念,想要继续伪装下去,然后依靠富豪发家致富。
李声耀白天带着梁家徽,白羽,宋轶一起走位,然后让三个人排练,此时便是正式拍摄时间。
除了李声耀,刘德桦,倪大宏他们也过来了。
另外许安华也来了。
许安华上半年依靠刘德桦的投资,拍摄了《桃姐》,这部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大获成功,女主角叶德闲拿到了最佳女主角。
许导今年六十四岁了,戴着一副眼镜,眼神非常温和,看着就像是一名知性,耐心,和蔼的人。
她是华夏影视圈中,少有的一直坚持艺术创作的导演,她的电影充满了人文情怀,以及对底层的观察和怜悯。
《男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等等,许安华配得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李声耀很佩服许安华这样,一直有思考,有情怀的导演。
此时许安华就坐在李声耀旁边,两个人一边闲聊,一边看着导演监视器内的画面。
许安华看着导演监视器的画面,不断点着头。
和王家卫喜欢炫技不一样,许安华的电影大多以客观冷峻的视角拍摄,《寄生虫》同样如此,这让许安华在李声耀这里,找到了很大的共性。
此时听着李声耀讲述《寄生虫》的故事,许安华更是喜欢。
她就喜欢这样思考社会,关怀底层老百姓的电影。
现在内地港岛的大导演们都在堆特效,堆投资,讲述一些似是而非的主题。
像是她这样老老实实拍电影,平铺直叙的讲故事的导演越来越少。
她没想到李声耀的《寄生虫》竟然是这个题材。
不过除了《寄生虫》的题材外,最让她惊讶的,还是李声耀的态度。
看得出来,李声耀很喜欢她的电影,不管是《男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李声耀都讲的头头是道,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吹捧。
这让许安华非常开心。
她虽然是港岛最优秀的女导演,但她的电影商业性很糟糕,港岛的同行们并不是很认可他。
《姚姐》剧本写出来,她带着策划书在港岛找了一圈,没有人愿意投资,最后刘德桦出手了,《姚姐》才能面世。
而李声耀这位TVB掌门人,内地风华院线,风华视频,风华影视的老板,绝对的大佬,竟然如此认可她的电影,让她非常开心。
“李导,能得到你的认同,比在威尼斯电影节,给老外夸赞还要开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