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港岛票房新纪录-《导演之王2000》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2012年6月15号这一天,内地好多部新电影要上映。

    港岛相对来说少的多,只有《寄生虫》,《喜上加喜》,以及《巨人杀手杰克》,《我恨你,爸爸》四部新电影。

    后面两部是外片,看片名就知道没啥意思,港岛的娱乐杂志都没有介绍,这边的媒体杂志唯二比较看好的就是《寄生虫》和《喜上加喜》。

    《寄生虫》就不用说了,李大导的电影,刘德桦,戛纳金棕榈,贫富差距,都是可以宣传的点。

    《喜上加喜》是一部传统的港式合家欢喜剧,就像是黄百鸣组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喜剧一样。

    《喜上加喜》足足请来了十五位明星,有曾志韦,黄宗则,冯淬帆,苏永康,张曦予等等。

    曾志韦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咔,也是这部电影主要的投资人。

    他看到内地市场蓬勃发展,动则几个亿的票房,做为曾经的港圈大佬,他自然会心动。

    而且投资电影不仅仅能赚钱,还能让漂亮妹妹投怀送抱。

    这部电影原本并不是叫喜上加喜,一开始的名称定为双喜临门。

    2012年春晚,贾玲带着几个朋友表演了一个名为《喜上加喜》的小品,得到了很多的好评。

    于是曾胖子脑瓜子灵机一动,将双喜临门改为喜上加喜。

    他自觉这个措施颇有创新,跟上了潮流。

    对于这部电影在内地的票房,他还是非常期待的。

    另外为了能捞钱,而且要一炮打响,他特地找了一些大师,帮他算首映日子,大师们掐手指,或者是请神,或者是算八字,总算找到了好日子,就是农历四月二十六,阳历六月十五。

    随着六月到来,曾志韦发现这个日子的确不错,虽然有很多新电影,不过都是扑街片,六月初到现在,一部新片都没有起来。

    他越发相信,这些新片扑街,都是为了他的《喜上加喜》可以冲起来。

    《喜上加喜》——没有三亿,也有两亿吧。

    带着这样的心态,曾志韦这些天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电影公映这一天晚上,结束了宣传,在港岛的一家大排档,曾志韦请《喜上加喜》所有的明星艺人一起吃宵夜。

    港岛这边明星比较多,加上他们这一桌都是小咖,倒是没有老百姓过来合影签名。

    此时冯淬帆和苏永康坐曾志韦旁边,其他小辈则坐的远一些。

    冯淬帆曾经是港岛有名的笑星,五福星系列拿过几次年冠。

    他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早就退休了。

    不过如果有电影请他,他会出来赚外快。

    他是那种冷面笑匠,演的角色都比较严肃,非常正经,但往往所处的环境比较荒诞,以此来形成反差,制造笑点。

    年龄大了之后,相比年轻时更加慈祥。

    苏永康并不是职业演员,他是一名歌手,有些歌还挺好听的。

    可能是喜欢演戏,他经常会在一些港片中客串。

    不过只能演绎一些不重要的角色。

    说句不厚道的话,他长得太丑了,演戏又不是专业的,不可能让他挑大梁。

    此时正在开酒瓶,他是此中高手,起酒瓶非常快,看着甚至有一丝艺术感。

    曾志韦年轻的时候长的老,老了之后,似乎没啥变化了。

    他今天心情好,一脸微笑,等苏永康开好酒,随后亲自给众人倒酒。

    “大家尽管喝,今天我请客,要是《喜上加喜》大卖,我给大家包红包。”

    就像是琛哥一样,曾胖子看着还挺豪气。

    一众演员闻言,立即举杯说好话,纷纷说《喜上加喜》可以大卖,能破票房纪录,明年金像奖有曾志韦的名字。

    冯淬帆坐在旁边,微笑看着。

    年龄大了,医生,儿女都说要少喝酒,他尽量少喝。

    曾志韦见了,并没有多说什么,继续与其他人和喝酒。

    大家随后一边喝酒,一边吃菜,一边吹水,气氛不错。

    就在此时,曾志韦的手机铃声响起,他拿起了手机。

    却是在内地看数据的助理打来了电话。

    助理告诉曾志韦,《喜上加喜》内地的首映票房差不多出来了,总共两百万。

    《寄生虫》拿到了将近一半的排片,其他新电影就少多了。

    《喜上加喜》这么多明星,才捞到了百分之十的排片。

    曾志韦之前还有过幻想,希望《喜上加喜》凭借更少的排片,争取更高的上座率,捞取票房,完成口碑逆袭,然后增加排片。

    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内地观众果然不喜欢合家欢式喜剧。

    黄百鸣不行了,曾志韦同样不行。

    他有些气馁的放下了手机。

    其他人还在吃菜喝酒,并没有注意到曾志韦这边的情况。

    酒杯碰撞的声音,就像是寺庙的风铃声一样。

    曾志韦想到自己最近去很多地方拜过,心中稳了许多。

    内地不行,还有港岛,还有弯弯,还有新玛泰,那么多大师都看好这部电影,肯定能赚钱。

    冯淬帆注意到曾志韦的脸色变化,笑道:“怎么了,老婆打电话来催了?”

    “不是,内地的票房出来了,他妈的,只有两百万。”

    “咦,内地的票房统计这么快吗?”

    冯淬帆很快跟了一句,“我听说过,内地发展很快,那边的网络比港岛都更好。”

    网络信息应用方面,内地的确处于世界前茅,全世界估计只有半岛能竞争。

    内地早就可以网络售票,港岛这边还不行。

    而且内地各大院线都会实时更新票房数据,港岛这边影院更少,但大家还没有共用的票房统计网站。

    就像是上世纪一样,需要第二天打电话去各个院线,一个一个加起来。

    “好有什么用,人家不喜欢我们的电影。”

    曾志韦翻了个白眼,他随后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不过没关系,内地票房不行,我们还有港岛,弯弯,还有新玛泰,我们的成绩不会差。”

    冯淬帆没有接话。

    曾志韦跟着说道:“在内地院线,好的排片完全被《寄生虫》拿走了,《寄生虫》有百分之四十多的排片,《喜上加喜》只有百分之十。

    如果《喜上加喜》有《寄生虫》那样的排片,我们票房不会那么差。

    终究是人家的场子,过江龙很难出头。”

    曾志韦自我安慰,给自己找借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