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翻牌子-《泰昌大明》
第(3/3)页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朝鲜奉中国为正朔,绝大多数时候都采用中国年号),已经得名朴媋和朴媝的两个十六岁少女以姐妹花的噱头正式梳拢挂牌儿。当日,她们便被绫阳君李倧以二百两银子的高价拍下。
但李倧似乎不满足于获得她们的初夜,便在行房之前又添了一千两银子,将两人赎走。朴媋和朴媝明白,李倧这是在买姬。
无论是宗主国还是藩属国,“姬”的地位都是极低的,比妾还不如。她们可以作为礼物在相宜的好友间流转、共享,也就是所谓的“变公妓为私妓”。不过李倧没有使用这对儿姐妹花,而是直接将她们转赠了。
朴媋和朴媝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直到小舟换大船,她们才被告知,此行的目的地是大明的天津。
她们不知道天津在哪里,但却很清楚“大明”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因为她们学艺四年,其中一项就是学写字,学写大明的文字。
正统十一年,朝鲜的忠宁君李祹正式颁布了《训民正音》,这标志着朝鲜谚文的正式推行。谚文最大特点是易学易懂,因而是一种普通的朝鲜庶民也能轻松驾驭文字。但是,在读书人群体和两班贵族中,会写谚文被视为不值一提的事情,真正的读书人以会写大明的文字为基础,以会说大明的语言为荣耀。因此,对于以娱人为业高级官妓来说,大明的文字是必须修习的。
两姐妹听到了愈来愈近的脚步声,所以早早地便在院子里候着了。
“哪位是朴媋啊?”王安带着一大队人进入储秀宫。
从嘉靖朝起,司礼监愈发呈现出一种管天管地管呼吸的态势。凡是直接关涉皇帝的事情,司礼监都要插嘴过问。
“我我就是朴朴媋。”尽管朴媋早生半刻,但她明显比朴媝要矮些。
“皇上今晚要在你这儿过夜。梳洗一下吧。”听着朴媋夹着浓重朝鲜口音结巴话,王安眉头一挑。
“皇上要来?”虽然在由津入京的途中,两姐妹已经被告知了作为“贡女”入贡上国的事情。但朴媋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皇帝。
“这还能有假。”王安大手一挥,混堂司、惜薪司、尚寝局、尚服局等衙门的太监宫女鱼贯而入,开始在储秀宫的各个角落忙活了起来。“小崽子们,都别愣着了。”
皇帝要过夜,所有东西就都得换成符合规制的新物什。
“敢敢问太监贵姓?”朴媋这才想起问名。
“我姓王,是司礼监的掌印。”王安没有托大,很礼貌地回答道。
“见过王太监。”朴媋进宫日浅,还不知道司礼监的权势是何等滔天,只当王安是个普通的和蔼老头儿。
“那个.你叫什么?”王安朝另一个女孩儿挥手。
“这是我妹妹,叫朴媝。”王安的脸上和谐的微笑让朴媋冷静了些。“她还不太会说天朝的语言。”
“让她也梳洗。保不齐皇上来了兴致就一起幸了。”王安说道。
朴媝红着脸点点头。她不怎么会说,但听得懂。
“很好。”王安看这两个女孩儿底子不错,就多说了一句:“你俩是撞大运被翻出来的。机灵点儿,主动点儿。如果把皇上伺候舒坦了,说不定以后不翻木牌也能得到临幸。”
“知道了。”朴媋牵着妹妹一同行礼。
王安颔首。然后转而吩咐身边的人:“叫尚膳监赶快把御膳准备好主子爷一来立刻上菜。”
如果没有特别的命令,那么皇帝在哪宫过夜就在哪宫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