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激变-《泰昌大明》
第(3/3)页
徐光启本想亲自去耶稣会的驻地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但就在他四处寻找已经拟好的文书时,锦衣卫闯进礼部,逮捕了正在办公的侍郎孙如游。
紧接着,徐光启便左跑内阁,右去户部。要不是中途回了一趟礼部,得到属下的提醒,他甚至都要将耶稣会的事情给忘了。
“保禄!”龙华民和郭居静走上前去,试图同徐光启寒暄几句,而小一辈的汤若望则保持着不亲不疏的距离行礼。“见过部堂大人。”
“哈哈!”徐光启从汤若望那里接过话头。“还是汤小友懂规矩啊。待会儿进到宫里,可不能当着皇上的面喊我的教名。”
“见过部堂大人。”郭居静先龙华民一步改口道。
“走吧。”徐光启越过三人走在前头。他一边走,一边叮嘱道:“紫禁城不比其他的地方,里边儿的规矩极其森严。你们得一直跟我,不要乱看,更不要乱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郭居静表示理解。
“很好。”徐光启点点头。“五拜三叩首的大礼你们学会了没?”
“学会了。”在得知自己也有幸进宫面见皇帝之后,汤若望就一直照着图册练习相关的礼拜。
“很好。”徐光启深深地看了汤若望一眼。然后,转头对龙华民和郭居静说道:“不会就照着我的样子学,笨点儿也无妨。总之,大礼是必须行的,否则便有不臣之心,就算皇上不说什么,司礼监也会叫人把你们给赶出来。”
“懂的,行礼如仪嘛。”郭居静答话,龙华民点头。
“最后一件事。皇上问什么,你们就答什么。天子面前没有秘密,不要沉默。当然了,说谎更是不被容许的。欺君之罪,轻则驱逐,重则杀头,你们要切记。皇上的态度就是朝廷的风向标,一旦触怒了皇上,圣教在大明的传教事业就算是完了。”徐光启强调道。
“好。”说话间,一行四人已经走到了皇城根下。
外国使臣入朝面圣,一般是走大明门、过承天门、入午门,最后再在皇极殿拜见皇帝。中途还有各种繁琐的礼节。不过,这次下到礼部的文书上清楚地写着一切从简,在乾清宫南书房觐见。
因此,被东林党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的徐光启干脆一简到底,带着三人走东安门、过东华门、入紫禁城。
这其实有点儿轻视“大西洋国”的意思,如果朝鲜的使臣受到如此对待是一定会抗议的,但这几位使节明显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还小声儿地议论着紫禁城的宏伟。
“噤声,快到了。”穿越乾清门,南书房便不远了。
“礼部尚书徐光启,携大西洋国使节龙华民、郭居静、汤若望等三人求见!”唱名太监的声音更加洪亮了。
“呼!”徐光启每次面圣都会紧张,但这次的紧张远超以往。因为他不仅要斡旋耶稣会在华传教之事,更决定借着这次面圣,向皇上奏明他即将领袖东林党的事情。
“宣。”皇帝的声音刚传来,便有一个穿着大红色蟒袍的太监,高呼着越过跪在台阶下待宣的四人。
大太监一个大跨步跃上台阶,火急火燎地来到殿门口。
徐光启错愕地看着这名太监,三位耶稣会士也不知所措地面面相觑。
“这人是谁啊?”龙华民小声地问道。
“这是西厂的魏太监。”徐光启回答说。
“我们还进去吗?”郭居静追问道。
“还是等等吧。”徐光启的心底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西厂是机要的衙门,魏太监这么急,一定是出什么事儿了。”
魏忠贤见殿门微掩,便直接推门而入,滑跪着来到御案前。“主子!出大事儿了!”
“你冒冒失失的在干什么!”王安眉头紧皱,呵斥道:“没见外边儿还跪着人吗?”
朱常洛摆手止住王安,沉声道:“说事。”
魏忠贤重重地磕头,极力压制住兴奋的情绪,用颤抖着的声音说道:
“邹元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