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杨涟北上与丁白缨抵辽-《泰昌大明》
第(2/3)页
“他喝多了,就一直说什么幸亏你没来之类的话。”熊廷弼一心二用道。
“他有一个叫崔文升的爹。当然对我有意见了。”杨涟根本不在乎宦官对自己的看法。“得亏他当时没进东厂,否则能恨死我。”
“看来我真是仰赖你了呀。”熊廷弼合上册子,将之递还给杨涟。“要是没你在这儿,他的尾巴指不定翘到哪里去呢。”
熊廷弼跟宦官打过的交道不算太多,却也真真实实地见过宦官那种鼻孔朝天的嚣张劲儿。
“你这话说的,我又不是什么镇妖邪的门神。”杨涟接过册子收好,并道:“我今天就在你这儿歇了。”
“你在我这儿歇干什么?今天不去李镇帅那里了?”熊廷弼摆出嫌弃的样子。“还有半个时辰才宵禁呢。”
“他那里没什么要看的了。”杨涟说道:“我还是放心不下沈阳。”
“沈阳.”熊廷弼的脸色稍沉了些。“你明天就要北上了?”
“是。”杨涟点头道。
“.”熊廷弼张开嘴,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他又改口道:“既然朝廷给贺世贤他们的首功银子也到了。你就把将领的赏赐,和这些银钱一并带去吧。”
从熊廷弼上任到现在,贺世贤已经积累起了六百多颗人头的首功。这些全是经过严格勘验的真夷脑袋。而不是蒙古难民,或是蒙古降卒的假头。不过,脑袋的赏赐并不算在一般的需费上,是需要兵部造册报最后报皇上批准才能发下来的。
万历时,贺世贤最新砍下的一批脑袋还在核验。临近新年的时候才通过兵部的检查,加上之前的积欠,朝廷还差着贺世贤所部近二万两银子没发。
这次,皇帝的慷慨简直让人感到惊奇。他不仅按照密奏的提请给各级军官发放了梯次上涨的赏赐,还从内帑掏银子一次性把朝廷拖欠的各支部队的人头赏给补全了。和先帝那种抠搜劲儿比起来,可谓是判若云泥。
“可以。”杨涟点头应道。
————————
熊廷弼的眼睛眯了起来。两人之间的气氛开始变得沉凝。
杨涟知道熊廷弼将要说什么,可熊廷弼也想让杨涟自己先开口。对视了一会儿之后,还是熊廷弼打破了沉默。他对杨涟说道:“明天你离开的时候,顺便带着我的王命旗牌北上,把那个人砍了吧。”
“你真的要杀他吗?”杨涟反问道。
“除了我个人的风评,我确实想不到留他一命的理由。”熊廷弼笑道:“我经辽一年多了。以扰乱军心为罪名砍掉的脑袋,没有二十个也有十个。一个色目人,他凭什么特殊?而且我这是为了朝局。”
对于熊廷弼来说,色目通事和朝鲜君臣不同,不属于外交对象。当然在尚方宝剑的斩杀范围内,杀了也就杀了。至于旨意中提及的高饷,熊廷弼只当是一种客兵行粮,而并不将之视作皇帝对色目人偏爱。
“未开化的蛮夷嘛。因为一些地方上的巫蛊迷信,而陷于胡言乱语。也不是不能教化的。”杨涟还是想要再劝一劝熊廷弼。
“你到底什么意思,有话不妨直说。”熊廷弼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好吧。那我就直说了,你那个方略需要得到徐子先的支持。”杨涟说道:“你招呼都不打一声,直接把他的人给砍了,他还能不跟你翻脸!?”
熊廷弼内外树敌太多,整个朝廷就找不到几个愿意帮他说话的人。这让杨涟很是担忧。内阁和九卿里边儿,只有徐光启和刘一燝还算是比较支持熊廷弼的,杨涟希望熊廷弼至少能和他们搞一搞关系。
“屁!什么我的方略,那本来就是他的方略。只是他人微言轻没能执行罢了。要是徐子先因为这么一个詈骂君父的乱臣贼子跟熊某人翻脸,熊某人也不怕他!”熊廷弼的酒量很好,洗尘宴上的那点儿黄酒还不至于让他脑子发昏。可他现在红着脸,梗着脖子,大有一副准备跟徐光启干到底的姿态,仿佛是后劲上来了。
“行,咱们不说这个。就说事情。”杨涟说道:“那封信上写的东西,也不见得完全就是真的。我想再仔细的查一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