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奉集堡外-《泰昌大明》


    第(3/3)页

      “是。”传令兵飞马离开。

      金军这边的人手虽然看起来没有明军多,但黄台吉敢肯定,这支明军虽强,但也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普通的精兵而已。他问过积布克达了,在刚才的交锋中,明军的战死以及受伤落马之后被金军补刀的人数,加起来差不多也是五十人。积布克达五百对三千,尤能打出近一比一的交换。

      现在他的麾下有两千三百人,如果以此冲阵,就算冲不垮,也能将对方牢牢地黏住。现在右翼四旗已经集结,而且离这边并不远。只要能拖住一段时间,等援军赶来,就有可能把奉集堡的精锐一口气吃掉,重挫明军士气。

      “各自回去,迅速调整分布。”黄台吉正过头,紧紧地凝视着明军的阵地,眼神里仿佛闪烁着熠熠的火光。“等我响箭,一同进攻。”

      “是!”三位主将齐声领命。

      ————————

      明军阵地上。李秉诚秉持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坐在马上默默地看着金军的阵地。经过刚才还算完满的一仗,以及一段时间的休整,明军的士气很高,士兵们摩拳擦掌,无有丝毫惧色。

      突然,金军的阵地出现了骚动,李秉诚下意识地认为奴兵这是要进攻了。两息后,他反应过来,奴兵这是在调整阵型。

      他身边的亲随也看了出来。于是道:“镇帅,奴贼改阵了,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冲上去,搅乱奴军的部署,势必一鼓而下!”

      “不,不冲。”李秉诚很谨慎。

      “不打了?”亲随不解。“贼骑规模不及我,何不乘乱冲他?”

      “搅不乱的。”李秉诚说道:“奴兵虽蛮,但不傻。他敢当着我的面换阵,就不怕我这时候冲他阵。而且两军隔着三里地,不是须臾而至的。到时候,我军冲突三里,马乏而人疲,奴兵便可以逸待劳。而且奴酋的精锐绝不止于此,必有贼众伏于后。我明敌暗,若陷于阵中,我军必难脱逃。”李秉诚掂了掂自己的手里的钢枪。“还是回城待援,等沈、虎兵来,再伺机而动吧。”

      二千余骑,当中还有数百“明甲家丁”。这是一个李秉诚绝不会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硬碰的规模。他手下就这么点儿精锐,死一个少一个。要是拼光了,奉集堡就再没有机动力量了。而他也就只能龟缩待援被动防御了。

      “那为何不现在就撤?”那亲随又问。

      “不急。”李秉诚轻笑一声,说道:“传令三阵,待我响箭。箭发,左右轻骑阵立刻走西方,绕道南门进城。铳骑阵则随我阵,诱敌东门,且走且留。如我再发响箭,亦自退南门进城。”

      “是。”几名亲随立刻拨马传令去了。

      少顷,金军改阵完毕,阵地骚动渐息。

      “李秉诚”金军调整部署的过程中,黄台吉一直紧盯着明军的阵地,发现明军只有几骑来回,黄台吉能够想见这些人多半是去传令了。他当然不会知道命令是什么,但李秉诚既然没有趁这个所谓的“空挡”来袭,至少能说明这是一个脑子清醒的人,而不像贺世贤是个乱冲乱突的莽夫。

      黄台吉提高警惕,不过也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他沉默着拔出响箭,对着微垂将落的太阳拉满弓弦。

      接着,响箭射出,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仿若鬼哭的凄号。

      “杀!”左右两翼轻骑同时响应,嘶吼着奔出阵地。

      金军吼声如雷,掩盖住了响箭落地前最后的音调。

      响箭直直地插入地里,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闪光的神器,直到中路突来骏马无情地将之踩成两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