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援军将至-《泰昌大明》


    第(2/3)页

      “说不定是其他人打的呢。”火兵看得清楚,炮手看得透彻。只要敌兵不上墙,不反击,放炮就是一份儿机械重复的普通工作。

      “那时候只有咱们这儿的炮子打进了敌阵。”他刚说完,就又有两枚炮弹朝着那个方向飞了过去,其中一枚又砸到了人。那人几乎是横飞出去的,多半是活不了了。

      “嘁。”炮手耸耸肩。“这重要吗?反正这五十两一个的脑袋也轮不到咱来割。”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还是探出脑袋观察敌情。这时,金兵大部已经完全脱离了佛郎机炮的射界。只有大概两百来人被李秉诚及其麾下的全甲家丁包围并冲杀着。

      看了差不多一分钟后,炮兵甲去而复返,将装填好的一号子炮塞进炮腹。

      “还打吗?”火兵犹豫了。

      “还是先等等吧。这要是再点火,很可能会打到自己人。”炮手话音刚落,守备官的吼声就传了过来。

      “停火!都停火!不要再点炮了!”守备官还是一边跑一边喊。

      ————————

      “撤!”李秉诚一心二用,在不断杀敌的同时,也留意着敌人前锋的动向。见金兵重骑顶着炮击去而复返,他果断下令撤退。

      李秉诚这一阵可谓电光石火,停、冲、杀、撤之间不过只五分钟。

      能在城下借炮兵的势,冲杀这么一阵已经很让他满意了。只要金兵大部不来攻城并且回收这满地的尸体,他就能扎扎实实地收获一堆人头。

      比起积布克达的鱼钩式拐弯,李秉诚的撤退要有序得多。哪些人先撤,哪些人次之,哪些人断后,一切井井有条。顺利得都有些过分了。

      李秉诚率队来到堡城的外围阵前,见布防如先前训练的那般井然有序,没有大的骚乱,不由得满意点头。但李秉诚笑不出来,因为他知道,即使在城下杀了这一阵,他也不是凯旋,而是被金兵一点一点地逼回来的。奉集与抚顺之间墩台大概率已全部沦陷。他已失了所有的耳目,只能龟缩待援了。

      ————————

      李秉诚率部入城的同时,奉集堡城西北方向三里处的一处墩台。大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正遥眺堡城下的战场。

      努尔哈赤是在接到黄台吉的消息之后,才率右翼精骑来此准备合击歼敌的,不过他过来的时候,明金两军根本没有碰在一起,而是处在,前追后逃,城头放炮的状态,于是他也就没有带兵过去,而是遥遥地立在这个所谓的高冈上,眺望战场。

      这个墩台的位置很不错,不仅能目视整个战场,还能看见城头的火光。当城头再没有明灭,只剩下一簇簇常亮的火团,努尔哈赤便知道,明军已经停止了发炮。

      “报!”来人是正白旗的巴牙喇甲喇额真,大金世职游击,八旗十六大臣之一,董鄂·席尔泰。如果黄台吉没有亲率精锐出战,这会儿带队在奉集城下跑来跑去的人就是他了。

      “上来。”努尔哈赤朝席尔泰勾手。

      “奴才叩见天命汗,大贝勒。”席尔泰快步走上还在发烟的墩台。即使身着全甲,行动不便,他还是结结实实地给努尔哈赤磕了个头,以示恭顺。

      早在努尔哈赤过来之前,原驻墩兵点燃的烽火就已经燃尽,这是金军按照原样给续上的。努尔哈赤曾是大明朝的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对这些信号的含义清楚得很,深知只有变化的烽烟才能传递有效的信息。

      “你怎么来了?”努尔哈赤示意席尔泰起来说话。

      “禀告天命汗,大贝勒。”席尔泰说道。“马探来报,说虎皮方向来了援军。”

      努尔哈赤仍旧遥望奉集的方向,看着一团正在朝本阵移动的骑兵说道:“把德格、岳托、硕讬给我叫来。”女真语中没有“朕”这个特殊的第一人称代词,所以即使是在建号称汗之后,努尔哈赤的自称也没有任何改变。

      “奴才遵命。”席尔泰准备离去,却被努尔哈赤给叫住了。

      “站住,我没有叫你去。”努尔哈赤转过身,他本想叫亲随的奴才去,可看见代善之后,他立刻就改了主意。“你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