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疾,君视之-《泰昌大明》
第(2/3)页
“你回值房之前,通政使司送了最后一批奏疏过来。里边儿有一封是来自辽东经略行辕的。”韩爌想了想,说道:“奏疏里说,耶稣会派去辽东充当通事的那个门多萨神甫,让熊飞白给砍了。人头和罪证这会儿应该已经到都察院了。”
“什么!”刘一燝瞪大了眼睛。“熊飞白为什么要杀他啊!?”
韩爌回答道:“熊飞白在奏疏中说,那个门多萨公然在军中散布悖逆言论,妖言惑众,搅乱军心,让沈阳总兵贺世贤的标下中军抓了个现行。”
“妖言惑众?”刘一燝沉默了一会儿,惊疑道:“他该不会是在军中传教了吧?”
“奏疏里没写传教,也没写妖言的具体内容,但想来应该是这样。”韩爌叹了一口气。“事情是那个叫孙传庭的沈阳巡按报到辽阳去的。熊飞白接报之后,便授权杨文儒带着王命旗牌前去核查。奏疏中说,人证很多,那个门多萨自己也供认不讳。于是杨文儒就把人砍了。奏疏上除了主笔人熊飞白的签名,还有杨文儒的签名。”
因为熊廷弼硬把自己的姓名写到了杨涟的前面,所以韩爌也就很自然地认为这封奏疏是熊廷弼起草的。
“该死!这个门多萨真该死。不仅自己找死,还要把别人也拖下水!”如果奏疏上只有熊廷弼的签名,刘一燝或许还会怀疑一下事情的真实性。但既然杨涟也署了名,那就没什么好怀疑的了。
“.”刘一燝的火气来得快,去得更快。几息之间,他就恢复了冷静。“奏疏票拟了吗?”
“还没。”韩爌知道刘一燝的性格,对这样的变化丝毫不意外。在他的记忆里,刘一燝只有那回被徐光启戳到肺管子的时候彻底了失态。
“我把奏疏分给了叶次辅,这消息应该还能再捂一晚上。但我越想越觉得,沈阁老起草的那道敕谕怕是白写了。”韩爌说道。
“你是对的。”刘一燝不得不承认了。
韩爌的脸上没有任何喜色。他接着说:“这个消息一旦曝光,沈肯定会亲自下场,重提旧事,把南京的事情和沈阳的事情搅在一起大做文章。而引这些人进京的徐子先,便是首当其冲那个。”
刘一燝后仰到靠背上,满脸疲态地叹息道:“非得在这时候吗?”
从会试开考到放榜的这段时间,整个贡院是要实行半军事管制的,除了科道官要进场监考,锦衣卫还要派出巡绰官以维持考场秩序。在此期间,两位主考官和十八位同考官只能待在贡院。不得接受,也不得放出任何信息。也就是说,除非皇帝特别降敕,否则徐光启连上疏给自己辩护的机会都没有。
刘一燝强打精神,将排除杂念,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到这一件事上。“不只是徐子先,还有叶次辅。他老人家当年在南京任职时便与耶稣会过从甚密,前任会长利氏病亡之后,叶次辅上疏请求先帝赐地安葬。这些事情都是人所共知的。沈阁老很可能会借此事连带打叶次辅一耙。”
“那要不派个人去朝房问问叶次辅的想法?”韩爌建议道。
叶向高中午值阁,晚上值朝,一整天都要值班。
“还是别了。这会儿派人去朝房实在是太扎眼了。”刘一燝摇头道。“我们的立场不能太明显,既然叶次辅已经看过那封奏疏了,势必自有打算。叶次辅如何为徐子先、为自己周旋,我们先不管,尽量侧翼奥援就好。别到时候人没救成,反倒把自己的给搭进去了。”
“也对,不然耶稣会的案子,就又扩大成东林的案子了。”韩爌表示同意。无论是他还是刘一燝都不甚关心耶稣会本身的遭遇。如果这帮洋人不是由徐光启荐入,还牵扯到叶向高,他们很可能直接就袖手旁观了。
“我这说得倒是容易,要怎么侧翼奥援呢.”刘一燝陷入了沉思。
————————
当晚,天色将昏。李府的仆人出来挂灯笼。却见一抬轿子稳稳当当地停在自家门前。
随轿的老仆僮为主人撩开轿帘,轻轻地说了一声:“主子,到了。”
“嗯。”一个身姿挺拔的中年男人躬身下轿。
尽管招呼客人不是自己的工作,但为首的李府仆人还是迎了上去,见来人的面相十分陌生,便问道:“请问您是哪家的老爷啊?”
“姓朱。在宫里当差。”中年男人肃然道:“我听刘院使说,你家老爷身体抱恙,故来探望。”
李家仆人听见“宫里”这两个字,也不再多问,直接摆手道:“请进吧,小的带您进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