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舆论发酵-《泰昌大明》
第(3/3)页
“还能是什么,无非是想着趁乱闯贡院,往里边儿递点儿‘夹带’。”他不猜,有的是人猜。
但立刻就有人反驳了。“哪有这么闯的!穿着一身儿官服就来了。要趁乱混进去,至少不能那么显眼吧。街道房不是镇抚司,但也是锦衣卫啊!”
举子们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半天也扯不出个正经的所以然来。话题越说越跑偏,到后来,竟有人开始往哀帝董贤的故事上扯了。
但举子们的午饭还没吃完,大西洋国的通事在辽东被斩首、耶稣会驻地被北镇抚司查封的重磅消息传出,各种无根的谣言立刻失了其颜色。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事实的新谣言和更加汹涌的舆论浪潮。
————————
午休小憩过后,朱常洛离开乾清宫,准备回到南书房继续下午的工作。他刚一出门,就遥遥地看见几名端着木盘的宦官穿过乾清门。
宦官们也看见了他,立刻将手里的木盘放到地上,然后跪下。
朱常洛对着身边的史辅明耳语了一句之后,继续朝着南书房的方向走。而史辅明则立刻跑上去吩咐道:“别跪着了,端进去吧。”
“是。”几名宦官朝着皇帝的方向磕了个头,然后端起装奏疏的盘子跟了上去。
“万岁!”中午不行面君大礼,早来片刻的宦官们只需要简单地下跪磕个头,再喊一声万岁,就算是见过了。
朱常洛也不搭理他们,径直来到御案后坐下。一落座,他就将视线投向了正缓缓起身的魏朝。“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今天轮到魏朝值班,他一整个白天都不能离开。乏了也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着打盹儿。“回主子的话。倒是没有急事,但有两件小事。”魏朝回话的时候,跟进来的宦官也将盘子上的奏疏堆一摞摞地放在了刘若愚的桌面上。
“说。”
魏朝立刻道:“北司回报,说他们已经查封了耶稣会位于正西坊的住处。接下来要怎么做,还请主子示下。”
“让他们把找到的书信都送到都察院去,其他的就先这么着吧。就这么禁锢几天,别死人就行了。”
“是。”
“还有一件呢?”
“还是耶稣会的事情。”魏朝咽了口唾沫,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给抛了出来:“耶稣会里边儿有个名叫汤若望的人。他都跑回贼巢了,但北镇抚司的人愣是没有抓他。还放任他到贡院去大闹了一场。”
他这话的立场倾向性实在是太明显了,搞得王安都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他怎么闹的?”朱常洛问。
“就是大嚷大叫,说要见徐礼部。但街道房的张提督拦住了他,他就在街面上坐着大哭。主子,要把这人抓起来吗?”
“你觉得呢?”朱常洛反问。
“奴婢以为应该抓。”魏朝回答道。
“那就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