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亲自写文章-《大国制造》


    第(2/3)页

    现在自己正处于1983年这个极为重要的关口上,绝对不能再让那些rb人抢占先机了!

    想到这儿,钟白又将文章仔细从头看了一遍,凡是这种具有回忆录性质的段落全部删除,以当下的言语措辞又润色了一番,这才长舒一口气,在文章的最末尾加上了两段话。

    “我们的邻国rb已经在钕铁硼永磁体研制的路上走在了前面,rb固然是华国学习的对象,但我们的目标绝对不仅仅只是跟上rb的脚步,而是要努力去超越它。眼下,rb国内的钕铁硼永磁体原料需求剧增,显然他们已经在探索并有可能找到了量产钕铁硼永磁体的方法。”

    “如果我们不努力,那么华国钕铁硼永磁体行业注定只能在西方世界对这个行业的话语权下失声,最后只能在整个产业链条里被打得落花流水,长时间内只进行初级产品的原料供应,而非走上高端产品的应用之路,这是值得大家共同深思的。”

    这两段话不但是钟白的警示,更是当前局面的真实写照。

    即使用语稍微有点吓人,但钟白相信总编在看完整篇文章之后应该不会删减,而是会认真思考,这两段话是不是有足够的警示性和深度,从而达到总编对这篇文章的高质量要求标准。

    招待所没有传真机,钟白索性直接拿着它去了矿区邮电局,反正老郭说过,有啥事儿直接去邮电局操作就是。

    将这份长达4000余字的文章通过传真方式发给《奥秘》杂志社的总机,钟白又马上打了个电话让范宇亮去收。

    要是被其他人收了,那这篇文章并非范宇亮所写的事情不是要漏个底朝天?这样对小伙子的发展很不利嘛!

    钟白还是挺爱护人才的,其实平心而论,之前听完范宇亮在电话里告诉自己他的第一版、第二版的内容,钟白觉得范宇亮写得还是挺不错的。

    就是那个问题,毕竟没有参加工作,也没有钟白这种对钕铁硼永磁体深刻入骨的认识,写出来的文章就是文笔再好,看后也不会有那种让人灵魂深思的感觉。

    但钟白这篇文章可不一样,他本来就是写给最高层领导看的,更多的是战略层面提及了钕铁硼永磁体作为一种高端稀土产品的绝对重要性,如果那位老爷爷真有机会看到的话,说不定会在这篇文章上批示一二呢。

    不管怎么说,这篇文章的作用要等到2月1号新一期《奥秘》月刊上架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