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莱奥接着说道:“我在戛纳看了《寄生虫》,这部电影非常棒,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我觉得他的电影,已经是非常成熟,几乎没有缺点。 而且他的电影观影门槛很低,一般的成年人都看得懂,他的电影可以让普通观众感受到电影魅力。” 德洛姆闻言,拿起笔,将莱奥的话记了下来。 “最后一点,《电影手册》需要新鲜的血液,既然我们已经在整个欧洲寻找热爱电影的人,那为什么忽略亚洲呢?那是一个人才库。” 《电影手册》刚刚开始,仅仅是法兰西的电影爱好者当编辑,后来扩展到整个欧洲,继续往外发展,其实是大势所趋。 上世纪《电影手册》只有法语和英语版本。 等到本世纪初,《世界报》收购了《电影手册》,为了提高销量,适应千禧年之后的市场,《电影手册》开始建立官网,发行电子版,另外还在伦敦,纽约,洛杉矶等地发售。 再过几年,大英的菲登出版社收购了《电影手册》,开始增加西语,葡语版本。 未来出汉语版都不是不可能。 德洛姆闻言,沉默片刻,“我们确定采访李,至于他能不能当杂志封面人物,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他知道手下的编辑,这些人都是欣赏纯粹文艺电影的人。 不管是《1937》,还是《寄生虫》,李声耀都在商业和文艺中找平衡。 或许很多普通影迷,觉得李声耀这样非常难得,欣赏这样的态度。 而在《电影手册》的编辑们看来,李声耀还是不够文艺,电影艺术性不足。 要让手底下的编辑们认可李声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莱奥叹了一口气,“德洛姆,我们应该寻找更多的出路,不仅仅是要考虑艺术性,电影创新,还要考虑怎么增强文艺片的影响力,以及拓展市场。” 莱奥早年认为电影艺术性最重要,但是后来他成为了大导演,越发觉得电影需要寻找新的道路,这样才能在众多娱乐中,保持电影影响力。 他之所以看好李声耀,就是因为他看过李声耀的一些新闻,知道李声耀的商业片非常成功,他希望李声耀可以给全世界的文艺片导演一些启发,一些建议。 …… 李声耀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后,行程安排挺紧凑。 他先是与雷蒙影业签合约,《寄生虫》在非洲大陆的版权,三百万美刀卖给雷蒙营业。 另外雷蒙营业还会给李声耀举办个人电影展。 他接着就参加了戛纳电视台,法兰西二台,法薪社,以及央视的采访。 央视的采访团队本来在伦敦,时刻报道伦敦奥运会的筹办工作。 因为李声耀两连金棕榈,立即将这些人安排去巴黎,随后进行采访。 采访结束后,记者告诉李声耀,这一段采访的一些画面,会放在新闻联播。 能上新闻联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代表着上面的认可。 李声耀心情极好,接到了《电影手册》的采访邀请,立即同意了。 他自然知道《电影手册》在业内的地位。 《电影手册》和《视与听》现在已经成为了业内电影评判标杆。 一部电影的历史地位高不高,看看《电影手册》和《视与听》的排名就知道了。 千禧年之后,排名第一的电影就是墨镜王的《花样年华》,这部电影在整个电影史,一开始是排名第十,后来不断上涨,等到李声耀穿越时,《视与听》影史百大,《花样年华》已经名列第五。 《寄生虫》自然不如《花样年华》,在他前世,排名年度第二,未入影史百大。 2012除了《爱》比较出色,其他电影不太行,现在李声耀提前把《寄生虫》制作出来,说不定能排年度第一。 这一天下午,天色阴阴的,看起来似乎要下雨了。 巴黎的街头到处都是旅客,纷纷扰扰,格外吵闹。 李声耀带着助理,乘车赶到了《电影手册》总部大楼。 片刻后,他见到了德洛姆为主的编辑们,以及这一次采访的主持人莱奥.卡拉克斯。 莱奥并不是专业的主持人,他更多扮演一个对话人的角色。 五分钟后,李声耀与莱奥相对而坐,两个人中间摆了一张小圆桌,桌子上放了两杯水。 “李,可以适应巴黎的环境吗?” “不是很习惯,比预期中要差许多,有些失望。” 巴黎到处都是小偷,到处都是狗屎,以及尿液,在欧洲已经臭了。 亚洲旅客还非常向往巴黎。 莱奥拍拍手,“很好,李,你没有恭维我们,没有错,这座城市正在衰退,就像是电影一样,法兰西的电影在衰退,全世界的电影都在衰退。” 不仅仅是摄影师,以及速记员,《电影手册》九位编辑都过来了。 德洛姆想要让李声耀成为六月刊的封面人物,就像是他预测的那样。 其他编辑纷纷表示李声耀的电影不够文艺。 不过大家愿意李声耀成为六月刊封面人物的候选。 他们之前还有几个候选,分别是《柳暗花明》的雷加达斯,《黑影》的蒂姆伯顿,《爱》的迈克尔.哈内克,以及超级英雄电影大合集《复仇者联盟》。 这几个选择,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各有优缺点。 此时听说李声耀过来了,编辑们便来围观,想要看看两连金棕榈的李声耀。 说实话,作为一群经常坐办公室,深夜拉片的编辑,他们样貌普通,身材一般,就外形来说,毫无亮点。 他们看到李声耀第一眼,感觉就不怎么好。 太年轻了,太帅气了,看着像是一名偶像明星。 这是丑逼对帅哥的天然排斥。 李声耀并不知道编辑们的想法,听到了莱奥的话,点点头,“是的,电影正在衰退,不管是在技巧创新,还是在剧情叙述方面,都在后退。” 快餐文化席卷全球,好莱坞电影越来越没有营养,虽然票房不断刷记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