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东林点将录-《泰昌大明》


    第(2/3)页

      “皇上,这.”骆思恭下意识地以为皇上不准备动东林党了。

      “保留大体,把袁应泰去掉。”朱常洛抬起右手五指,示意骆思恭稍安毋躁。“他是有才的,只是不适合掌管兵事而已。”

      袁应泰在辽东巡抚这个职位上干得很好,堪称与熊廷弼相得益彰。

      辽事方棘,应泰练兵缮甲,修亭障,饬楼橹,关外所需刍茭、火药之属呼吸立应。经略熊廷弼深赖焉。

      正是因为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坐镇北方,才能在八月到十月间数度击退努尔哈赤,稳住辽东的局势,将累卵稍稍平置。

      如果被牵涉进这种案子,无论涉事官员的结局如何,在调查的过程中都是一定会被停职的。朱常洛不想因为北京的变动而对辽东产生丝毫影响。政治是政治,军事是军事。而在目前的境况下,政治是要为军事服务,而不是拖军事的后腿的。

      “臣遵旨。”骆思恭听懂了皇上的言下之意。

      朱常洛拿起水杯喝了一口,一边思考一边说话。“你们要怎么搞,细节朕不过问。就说两条,第一,无论文武,不准牵涉辽东的在任官员。辽东有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熊廷弼清楚,朕也清楚。你们不清楚,就不要乱咬。”

      “第二,抓人用刑随你们去。但最好不要弄出人命,这些人要是死在诏狱里事情会变得很麻烦,你们受不住的。弄死了人,搞得廷议哗然群情激奋,有功都会变成有罪。犯不着。”

      “臣遵旨!”骆思恭微微一抖,正色躬身道。

      “你可以下去”朱常洛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名。“等等,再添一个人。礼部右侍郎孙如游,想办法把他也添进去。”

      王安记得这个人,就是因为他在御前会议上顶撞皇上,才让在通州练兵的徐光启有了上任礼部的机会。

      “全是东林党的.”朱常洛沉吟了一会儿。“方世鸿还活着吗?”

      骆思恭反应了一会儿才回答道。“方首辅的长子?应该还活着。”

      万历四十六年,方从哲的长子方世鸿在狎妓时牵涉入妓女坠马身亡事件,遭巡城御史弹劾。这事件一度发酵到方从哲向神宗皇帝上疏引咎。不过最后方从哲被神宗慰留,方世鸿也只是革职而已。

      “把他也抓起来。”朱常洛命令道。

      “主子。这恐怕不太合适。”王安谏言道。

      “你有什么说法?”朱常洛转头望向王安,但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主子。方世鸿的案子已经结了,是先帝爷定的性。”王安对内阁里的每一个阁员都有相当的了解。他站起身,没多久就翻出一份誊抄的案卷。“神宗谕之曰:‘卿子以诖误被参,既经相验的系马惊跌伤,供证甚明,非因殴毙。着法司从公理问。’”

      “老祖宗。锦衣卫不靠这个案子也可以捕拿方世鸿。”骆思恭知道,皇上这是要搞平衡以避免一家独大。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被平衡”对象,那么东林党的案子很可能被搁置下去,而方世鸿显然是个绝佳的对象。“方世鸿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锦衣卫费不了多少工夫就能拿住他的把柄。”

      “就这样吧。方世鸿和东林党都抓,到时候锦衣卫给方世鸿论个死罪。当然,也不是真的要杀他,别在诏狱里给他弄死了。”朱常洛一锤定音。

      “臣领旨。”

      “跪安吧。”朱常洛摆摆手,示意骆思恭离开。

      骆思恭跪安拜别,就在他刚退出殿门并准备将之合上的时候,一阵似有似无的声音飘进了他的双耳。“骆思恭还是恭顺好用的。”骆思恭没听清这是谁在说话,更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意味着什么,他只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骆思恭走后不久,朱常洛呼唤道:“魏朝。”

      “奴婢在。”魏朝赶忙起身听宣。

      “叫刑科都给事中傅櫆过来。”

      各科道补缺之后,不少官员都有所提升,而因为东厂的案子变得颇具人望的傅櫆也是其中之一,他被向上提了一级,从普通的刑科给事中擢拔为了刑科的都给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