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太监的杀心-《泰昌大明》
第(3/3)页
“没写过,但儿子经手过其他报丧的回信,可以照着抄。”曹化淳说道。
“也行。”王安想了想,点点头。又问道:“米琒珮的字迹能模仿吗?”
“能。他的台阁体有些个人的弯角,但不难模仿。”曹化淳回答说。
台阁体基于书法家沈度的楷书,形成于明朝初年。沈度之楷书清秀婉丽,深受成祖喜爱,并被成祖美誉为“我朝王羲之”。因而永乐一朝,重要的典籍皆委任沈度书写。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当时的读书人便纷纷效仿以迎合皇帝的喜好。
甚至“台阁重臣”三杨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亦采用这种字体,号称“博大昌明体”。因为他们位居台阁,所以这种书体亦称为“台阁体”。
“好。明年册妃之后,为米琒珮代写报丧的信,大体内容以他自己的报丧信为蓝本拟定,但死期一定是明年而不是今年.”王安想了想。“.再在信里提一嘴给他封千户的事情。重点描绘得封之后的惊醒,以及对天恩的铭感。”
“儿子觉得分两封写,会比较好。”曹化淳建议道:“而且先报喜,再报丧,可能还要稳妥一些。”
“有道理,就这样,先报喜后报丧。”王安沉思一番后点点头。
“其实可以建议主子爷把崔提督换掉。也算是给才人一个交代。”曹化淳补充道:“他跟疯了似的到处杀人。总让儿子有些隐忧。”
“就让他杀呗。反正是福王一脉的。他要是能把福王干掉,我还得谢谢他呢。”王安的眼里闪出少见的狠厉与毒辣。“但崔文升谁都能杀,就不是该杀米靖文。现在米靖文死了,就不能牵扯到宫里,一点儿关系都不能有。处置崔文升,给以米梦裳所谓的‘交代’只会害她。”
“为什么?”曹化淳不解。
“你想想她是哪里出来的?”王安反问。
“郑宫送来的.”曹化淳若有所思。“.福王党余孽的女儿。”
“米梦裳是好孩子。但难保不会变坏。调查的结果很清楚了,这些被郑氏送进宫的孩子,应该都不知道自己的父兄获罪遭革的真正原因。郑氏干的事情是埋钉子!”王安的眼睛里涌动着仇视的火焰。“如果米梦裳知道自己的爹被宫里的太监杀了,然后又听说自己是福王党的女儿,她会怎么想?”
王安并不等曹化淳回答。“她就算不恨也会怕。会想主子爷会不会对她下手。她若只是忧惧倒也无妨,但她如果生出‘王宁之心’问题就大了。主子爷可不会叫你我去陪着睡觉。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捂着。”
所谓“王宁”,是指嘉靖二十一年发动“壬寅宫变”的主谋王宁嫔。
“混账东西!”王安少见的失态了。“这女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恶心。”
“要不想法子把她给。”曹化淳做了一个杀人的手势。
“郑氏还动不得,福王会造反的。北边还流水似的花着银子呢。”王安否定道:“而且最紧要的事情,是不能给主子爷遗下骂名。再怎么说,郑氏也是先帝爷的宫妃,是主子爷的长辈。主子爷要把她挤出乾清宫,不也得多费周折,让她自己上表请么。”
“儿子说的不是郑宫。是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