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闭月开天-《泰昌大明》


    第(2/3)页

      “如果武备废弛,军士惧战,纵使天津有卫又能如何?”徐光启像是有准备似的立刻反驳道:“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由古北口进攻北京,纵兵四掠,残掠人畜二百万,三卫可曾勤王?可敢一战?”回敬完李汝华之后,徐光启又对皇帝道:

      “圣上。臣以为,三卫早已废弛,不堪一用,军士名为卫军,实为军官之佃农,没有丝毫战力可言,不如尽早裁撤,另募新军,以专司京津两地之间的防务。而新军之供,不由军屯而是由朝廷由兵部统一拨发。至于海上防务,其一,在天津多设炮台以拱卫海港。其二,则征募水师分屯于登州与旅顺,并在两地之间的岛屿上设置炮台。”

      “如此,陆海皆防,渤海可无虞矣。”徐光启最后道。

      朱常洛点点头,然后看向李汝华,唤道:“李卿。”

      “臣在。”李汝华拱手。

      “徐卿说服你了吗?”朱常洛问。

      “说服了。”李汝华回答说。

      “其他人还有疑问吗?”朱常洛的目光扫过众卿,最后在刑部尚书黄克瓒的身上驻下。黄克瓒是福建泉州府人,有可能与当地的利益集团有某种关系。尽管朱常洛对黄克瓒的印象不错,但他只要敢于跳出来反对,说什么“与民争利”之类的鬼话。朱常洛也不吝于换一个刑部尚书。

      不过黄克瓒和其他人一样,都静静地立在那儿没有说话。

      “那就这样吧。撤卫设府建港的事情,徐卿写一个详细的条陈,送到通政使司去。”朱常洛收回视线。

      “臣遵旨。”徐光启拱手道。但其实,他的奏疏早就已经写完了。

      “征税的事情,就由户部和司礼监商量着定个章程。”朱常洛继续下令。

      “户部衙门领旨。”李汝华领旨。

      “司礼监领旨。”王安看了看李汝华和徐光启,心道:这两个人又唱同台戏了。

      “需要设立哪些衙门,这些衙门有哪些品级的什么官缺。吏部会同各部拟定一个章程。”朱常洛对周嘉谟下令。

      “吏部衙门领旨。”周嘉谟领旨道。

      “筹建陆师和水师的事情,兵部拟一个章程,并把预算做出来送到户部和司礼监去。”朱常洛对崔景荣说道。

      “兵部衙门领旨。”崔景荣在这儿杵了半天,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天津港以及各处炮台的选址,还有天津港城的城市规划,工部可以开始做了。必须在春闱开始之前完成。”朱常洛又对王佐下令。

      “工部衙门领旨。”王佐猜测:徐光启一定就这个事情和皇上商量过。

      王佐的猜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卫帅。”朱常洛对骆思恭的态度明显好了不少,至少没有在称呼其他人为“某卿”的同时直呼他的姓名。

      “臣在。”骆思恭甚至有些受宠若惊。

      “派你的人进驻天津三卫,彻查各级军官。有罪者,立刻锁拿进京。”下令后,朱常洛又问道:“不耽误你手里的事儿吧?”

      “回皇上的话,不耽误。”骆思恭抱拳道。

      “好。就这样,诸卿跪安吧。”天津设港的风已经吹完了,朱常洛决定散会。

      “臣等告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