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求战不允-《泰昌大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当杨涟和尤世功视察完东门防线,穿过护城河来到城门之下时。镇守沈阳总兵官贺世贤,与沈阳巡按孙传庭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他们一起迎上来,问出了尤世功先前问过的问题,在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之后。亦表露同样的恍然。两人的恍然之下夹杂不同的情绪,贺世贤的嘴角挂着一弧难以察觉的弧度,而孙传庭的眼眉间,却间着显见的无奈与不忍。

      “杨中丞,贺镇帅,孙主事,我还要在城外督工,就不进城了。”相互行过见面礼后,协镇副总兵尤世功,分别朝三人拱手辞别。

      “嗯。”杨涟和贺世贤点头拱手,孙传庭作揖。

      “告辞。”尤世功在东门城墙下的空地整了一下队形,便又带着家丁回到了第十二道堑的施工现场。

      二文一武骑马来到沈阳中卫指挥使司衙门。接着,三人按着杨涟坐主位,贺世贤次之居左,孙传庭再次居右的位次落座。

      坐定后,杨涟看向贺世贤,神色肃然地问道:“奴酋移巢了?”

      “不能确定,但很可能。”贺世贤点头起身,离开还没坐热的椅子,来到辽东局势图的旁边,指着抚顺与界藩之间的萨尔浒的位置,说道:“四天前,隐于抚顺附近的夜不收拼死回报。说萨尔浒寨已扩建数倍,远甚往常。其形制以夯土为墙,以巨木为栅,规模足以驻留数万人。墙上有奴兵日夜值守,墙外亦有奴兵日夜巡逻。而且,林中哨探甚多。所以我判断,奴兵大部已集结于此。至于奴酋努尔哈赤是否移身,无法确定。”

      “奴酋是什么时候在此另筑新巢的?”杨涟问道。

      “不知道。”贺世贤摇头道:“但如果谍报属实,想要扩城至此,至少需要壮丁逾万,建设数月。所以我推测,萨尔浒巢开工的时间,应在沈奉遭袭的前后。”明军方面在建奴巢中无有内应,因此也就不知道萨尔浒城是什么时候开始构筑的,只能靠猜。

      “好。我知道了。”杨涟不承担军事职能,因此也就是只是过问。他侧身盯了地图许久,又说道:“我进城之前听尤副将说,墩兵用匠户自造的火枪打了两个首级回来?”

      孙传庭接过话道:“是的。墩兵是带着尸体回来的,还擒得了两匹马。衣物、兵器俱在,头型也是真奴的‘一撮鼠毛’,头皮上没有新剃的断发,晒痕非常明显,就是真夷脑袋。”大明的首功勘验非常复杂严格,不是武将交上来就算的。要经过边镇各级文官的重层勘验,最后还要送到北京由兵部勘核才算是走完流程,可以计功领赏。任何一个节点不对,都可能导致人头作废。孙传庭作为驻在沈阳的同时挂着兵部和都察院衔的文官,就是勘验这两个人头的第一道关卡。

      “脑袋呢?”杨涟问道。杨涟在验人头这个工作上,已经获得了近似于权威的地位。他的战斗性非常强,兵部那些负责审验人头的官吏根本不敢乱卡他验过的脑袋以索要好处。而且他是名满天下的廉吏,谁的礼也不收,谁的饭也不吃,只凭着心里的一杆秤办事,还很受皇帝的信任,想弹劾都没处下笔。因此,他来之后没多久,熊廷弼就把这活儿全交给了他了,只负责签字用印。

      “已经砍下来了,就挂在市口悬着。”孙传庭回答说。

      “挂在市口干什么?”一般来说,人头砍下来之后都是用盐埋着放在衙门里的。挂在外边儿不仅容易腐烂,还可能被飞禽啄吃,破坏人头的关键特征。

      “用来震慑城中的暗探!”贺世贤用手掌拍了拍奉、虎二堡的位置,眼神里仿佛闪烁着跃跃欲试的精光。“奴贼马探的活动日渐频繁,城里也不安生。奉集、虎皮二堡附近,更是收到了不少敌军侦探我方军情的线报。那张老野猪皮要有大动作了!”

      “你看起来很兴奋?”杨涟微微蹙眉,问道。

      “当然!”贺世贤说道:“自开、铁失陷落以来,我未有一日不思复土。努尔哈赤若是倾巢而出,我便在这沈阳城下与之死战。以洗我清河一路‘不敢战,不能战’的骂名与屈辱。”

      所谓清河一路,就是萨尔浒之战时,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因为这一路的进攻路线,是从清河出鸦鹘关捣巢赫图阿拉,所以贺世贤便将之称为清河一路。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四日,南路军收到杜松、马林二部冒进惨败,刘铤部被围攻的消息、当时还是副参将的贺世贤,向总兵官李如柏建议,请他允许自己率精锐先行一步,火速与刘铤部会合,以作驰援。但李如柏坚决拒绝了,他将贺世贤等人的战心强行按下,直到杨镐的撤兵令于两天后送到南路军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