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哦!”金军远去后,明军的阵地上立刻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仿佛是在欢送渐行渐远的金军。
同时,和声浪一起欢送金军的,还有能对楯车造成穿伤的三千斤吕宋大铜炮,和占比相当少的大型佛郎机。大型佛郎机早早地停了火,而吕宋大铜炮的炮弹则一直尾随着楯车,直到金军彻底退出射程,才放弃追击。
吕宋大铜炮连着打了十几炮,整个炮身已经非常热了。等到炮兵勾出残留在炮膛里的用于固定炮弹的杂物,用沾水的刷子清理炮膛时,炮管立刻就发出了滋滋的声音,并冒出一阵白雾。
“快!快!快把吊桥降下来!”北段守备顺着登城马道风风火火地跑下城墙,对把守绞盘的队总下令。
“是!”队总领命,立刻指挥着手下兵士动了起来。只见两人合力把住绞盘两边的把手,待另外几人取下用于固定的绞盘锁,便合力操作把手,使绞索慢慢地从绞盘上离开。
“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把城门打开!”守备官见值守城门的兵士还在发呆,便走到另一队兵士的面前,大声命令道。
“好!知道了。”队总反应过来,立刻行动起来。他带人合力取下又长又粗的木质门闩,接着向内拉开千斤重的厚实木门。
“换防!”当城门被打开,吊桥被放下,负责值守城墙北段外围的第二部守城兵立刻在千总的指挥下列队有序出城。
奉集是一个城墙周围不过四里的小方城,却硬塞进了近两万驻军。每段城墙都设有一营两部五司,共二千五百满编的守城兵驻防,分别负责守城和守野。这些兵由一个管营的守备负责统管。
负责守城的一个司,也就十队五百人,由守备官亲自指挥,而负责守野的两个部则分别由两个千总管辖。
当在总兵官李秉诚在城中时,这四个守备官由李秉诚本人直辖,他们要是有什么问题和需要,可以直接对他汇报,而当李秉诚不在时,守备官则由参将赵率教管理。除非熊廷弼下令或者皇帝本人微操,否则这四个营共一万人,是如何也不会离开奉集的。
出于保持士气与战斗力的考量,李秉诚给负责守野的守城兵规划了间歇换防,轮替作战的基本策略,也就是在金军撤退回去整修的间歇,打开瓮城用生力军代替主力军。
同时,为了防止金军趁着换防的时机,派出骑兵冲阵搅乱阵型。换防的顺序是先出后进,待第二部的生力军全都就位之后,在城外血战防御的第一部主力军,再带着自己手里的家伙事儿,迅速进入瓮城整修。至于主城门,在交战期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打开的。零星的人员转移,只能在城墙上进行。
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溃退,轮替作战不仅保持士气,还能锤炼守城兵的意志。几轮攻防下来,不说成为老兵、精兵,至少可以从“未见血怕见血”的操兵,变成“见过血不怕血”的战兵。
————————
就在北门换防的时候。参将赵率教顺着城墙一路从南城跑到北城,并在瓮城的城头找到了亲自督战的总兵官李秉诚。他只要站在这儿就是对士气的鼓舞。
“见过镇帅!”赵率教走到李秉诚面前站定,抱拳拱手行礼。
李秉诚还礼问:“和朱副将联系上了?”
昨天傍晚的时候,在南段城墙上远眺的瞭兵,于万烟丛中发现东南方向升起了几柱新烟。李秉诚得知后判断,这或许是朱万良的部援军。可烽烟这种东西只能标明一个大致位置。朱万良部是不是真的在哪儿?如果在那儿,当下是个什么状态?这些事情李秉诚都不知道。
为了探明情况,防止奴酋以障眼法搅乱视听,并尽可能地和援军联系沟通,李秉诚便连夜派了一些骑术高超且有胆气的骑手连夜出城联络。
“是。”赵率教点头道:“联系上了。刚从南门进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