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李汝华病笃-《泰昌大明》
第(2/3)页
史公公离府后又过了些时间,李汝华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模糊的视线左右摇移,好一会儿才将焦点对到李廷元的身上。他明显想要说些什么,但气息刚出喉管,就变成了几声剧烈的咳嗽。
“爹!”李廷元赶忙从床边拿起痰盂,坐到李汝华的身侧。
李廷元扶住李汝华的脑袋,好让他能以一个舒服的姿势把血痰吐进痰盂。李汝华吐掉秽物,李廷元又用帕子帮他把嘴角擦净。
“来。”李汝华大喘了好一会儿,才凑到李廷元的耳边嗫嚅了几句。
————————
离开李府之后,史公公又是一阵小跑。但从李府到乾清宫的这段路,可比从户部衙门到李府要长得多。
到跑过建极殿望见乾清门的时候,史公公已是汗流浃背了。
乾清门大殿的内檐之下,乾清宫总管太监史辅明和司礼监秉笔太监魏朝正一前一后地站在右侧门前等待着。见只有史公公一人过来,便静静地伫立在那儿。
史公公看见这两道人影,一点儿都不敢怠慢。他快步跑到丹陛之下,直挺挺地跪了下来。“奴婢拜见干爹,拜见大祖宗。干爹,大祖宗久等了。”
他俩是算着时间过来迎接的,但因为史公公跑了一趟李府,所以确实在外边儿干等了一会儿。
“史方达。”史辅明开门见山地问道:“李部堂人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
“回干爹的话,李大人病了,不在户部。儿子去了李府,因此才来迟了。”即便史辅明不问,史方达还是解释了迟到的原因。
“病了?”史辅明招手。“怎么病.算了,你起来,跟我们去见主子。”
“是。”史方达赶忙起身。
三人进入南书房。这时,皇帝与枢宦们已经处理好了早晨的第一批奏疏。在朱常洛看来,这绝大多数本子上写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多时候,他只需要迅速地看上一遍,然后在内阁和司礼监的意见后边儿写个“照准”就行了。
“奴婢史方达叩见主子万岁万岁万万岁。”史方达在乾清宫办差,每天都能见到皇帝,但这种正式的对话还从没有发生过。
“史方达朕记得你。”朱常洛笑道:“朕还在慈庆宫的时候你就在了吧?”
史方达的心底立刻涌出了一汪感动的清泉,将他的四肢百骸浸了个遍,盘盈在身上的疲累与紧张一下子就消失了。他连忙磕头,并道:“是。奴婢是万历四十年进宫的,从四十三年起就在慈庆宫伺候主子了。”
朱常洛当然没有这段记忆,但他可以通过宦官的花名册伪装得像是有这么一段记忆。
朱常洛从椅子上站起来,狠狠地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他的目光扫到了刚送来的糕点,便从盘子里拿起一块儿,走到史方达的面前。“来。你也尝尝甜食房的手艺。”
“奴婢叩谢圣上天恩。”史方达在衣服上擦了擦手,然后捧接过那块儿糕点。
“你倒是吃啊,捧着干什么。”朱常洛在殿里踱步,几个大太监也纷纷站了起来,立在自己的桌子边儿上。
“是。”史方达赶忙将糕点塞进嘴中。
“说吧,什么事儿。”朱常洛问道。
“主子。李大人病卧不起,不能应召见驾。”史方达嘴里塞着东西,吐字支支吾吾,朱常洛没有听清。
“呵呵。噎着了。给他弄杯水来。”朱常洛随口吩咐道。
水还没到,史方达把那块儿糕点给咽了下去。“主子。李大人病卧不起,不能应召见驾。”史方达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李汝华又病了?!”朱常洛的脸色和语调一下子就凝重了。他看向王安,吩咐道:“快!让太医,不,让刘和清亲自去给李汝华瞧瞧。瞧完之后,叫他过来。”
“是。”王安给史辅明使了个眼色,史辅明转身便派了一个传话的宦官往太医院的方向赶。
朱常洛也没心情溜达了,他坐回到御案后,问史方达道:“你去看过李汝华了吗?”
“回圣上的话。奴婢去看过了。”史方达很庆幸自己没有偷这个懒。“李大人卧床不起,他的儿子一直侍奉在侧。奴婢还瞥见一个痰盂,里边儿满是带着猩红之色的秽物。”
“你有同他说话吗?”朱常洛又问。
“没有。李大人正歇着,并未睁眼。奴婢也就没有打扰他。”史方达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