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他要做严嵩!-《泰昌大明》


    第(2/3)页

      “我听说,圣上曾问方首辅。问他想做怎样的臣子。”刘一燝托着下巴,食指微微地拨弄胡须。“你知道方首辅是怎么回答的吗?”

      “啊?”韩爌的脑筋一时没能转过弯来。

      “方首辅说,有怎样的君主就会有怎样的臣僚。”刘一燝重新拾先问。“虞臣,你觉得今上最像哪一位先圣?”

      韩爌仍只道:“与神庙大异。”

      刘一燝一怔,旋即笑道:“呵呵。虞臣,这里没有别人。你就不要跟我打机锋了好吗?”

      韩爌看了窗外一眼,接着说道:“如果非要类比,我以为今上富有主见,励精图治,最类世庙。而且”韩爌摇头苦笑道。“而且善用廷杖。”

      虽然嘉靖皇帝晚年昏聩,沉迷斋醮修道,整日想着飞升。但世人念及世宗早年的勃发英姿也还是多有赞誉的。

      就连海瑞那封名动天下的《治安疏》也说: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天下忻忻然以大有作为仰之。识者谓辅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也,非虚语也

      “我也是这么想的。”刘一燝凝神点头道,又问:“世庙这样天资英断、富有主见的君上,最喜欢哪种宰辅呢?”

      “世宗一朝的宰辅有杨文忠公,费文宪公,杨文襄公,张文忠公,李文康公,夏文愍公,翟文懿公,严.”韩爌在此停住。“季晦,你这是说”

      “对,沈铭镇要做本朝的严嵩!”刘一燝对韩爌说道:“严嵩只需要圣上的信用,不需要言路的支持!”

      ————————

      下午,午休结束之后,方从哲和沈从文华殿配殿回到内阁值房。他们一进门,值午班的次辅叶向高便拿着一张条子迎了上来。

      “进卿,这又怎么了?”方从哲一惊。“是来催拟旨意的吗?”

      叶向高一顿,旋即便明白了方从哲的意思,于是立刻解释道:“圣上是要内阁拟旨,但不是降调、罚俸那道旨意。”叶向高将条子递出,继续说:“圣上给李茂夫加了太子太保的衔,许他回籍养病,并让内阁会同科道荐补充新的户部尚书。”

      “这么突然!”方从哲接过条子,问道:“内阁最近没收到李茂夫的辞表吧?”

      “确实没有。”叶向高点头道。

      “那皇上突然就让李茂夫致仕了?”方从哲灵光一闪,他立刻就联想到了张铨的陈事疏,以及让户部督饷侍郎李长庚返京述职的通知。“会不会跟早上那件事有关。”

      “不好说。”叶向高建议道:“要不派个人去户部问问?”

      “我去吧。”沈主动说道。

      “不。”方从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定,并对沈说:“铭镇你就在阁里拟旨,临着散衙的时候,把降调、罚俸的旨意发去吏科。”

      文官的人事变动,在拿给吏部执行的同时,也要拿给吏科的驳正,如果吏科觉得人事变动不妥,可以上疏质疑。但质疑不等于驳回,吏科不能直接干涉人事变动流程的正常进行,这是皇帝的专有权力。

      换言之,这道旨意还有被谏阻一次的可能。如果吏科上本,皇帝直接驳回,或者干脆当作没看见,旨意就必然在吏部走完流程。

      沈几乎立刻就明白了方从哲的想法,他眼眉一挑,应道:“是。”

      三人说话的当口,刘一燝和韩爌也回到了值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