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暗流涌动-《泰昌大明》


    第(2/3)页

      “嘶!”李宗延看着沾满了盐粒的人头,立时便倒吸了一口凉气。御史生涯按天计算的李宗延还从没这么近地观察过被砍下来的人头。

      “这个脑袋.”张问达紧皱眉头,上下打量首级。“把这脸上的盐巴都弄下来。”张问达对另一个衙役下令。

      “这这要怎么弄?”衙役眼角的肌肉微微抽动。

      张问达不悦地反问道:“你早上起来不洗脸的吗?拿帕子擦呀!”

      “哦!好。”衙役立刻去弄了一张浸了水的破布,按张问达的吩咐将盐粒抹除。没多久一张既不同于汉人、北虏也不同于女真蛮夷的脸就这么显露了出来。

      “这个面相好奇怪啊。”李宗延觉得自己在哪里见过类似的面相,但一时半会儿又实在想不起来。

      “这是西洋夷人的脑袋,钦天监有一个官正和此首级同属此类。”张问达说道。

      “哦!”李宗延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这年头,西洋人很不常见,尤其是在北方。万历二十三年利玛窦首至南京的时候,李宗延都被撵出北京回河南赋闲了。要不是皇帝允许这批西洋人进京朝贡,可能李宗延这辈子都见不到欧洲人。“熊经略为什么会寄这么一个脑袋过来?”

      “看了这个就知道了。”张问达拍了拍那一摞被捆扎得严严实实的案卷。接着又对那提着人头的衙役说道:“把首级塞回去吧。”

      衙役照办,又问:“总宪还有什么别的吩咐吗?”

      “把这头函拿走,找间没人用的屋子放着。”张问达说道。

      “是。”

      ————————

      未时二刻。通政使司又给会极门送来了一批誊录好的奏疏。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通政使司今天转呈的最后一批奏疏。

      少顷,奏疏送抵值房,由韩爌按题分类。韩爌机械地做着这份不需要耗费脑力的工作,直到他看见一封题为《奏大西洋国通事妖言惑众疏》的陈事疏。

      韩爌看见这题目,只一怔便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整个大明,只有辽东一个地方有大西洋国通事。

      韩爌左右睨视,见在堂的其他三位阁臣都没有往他这边看,便打开了那本奏疏阅读起来。

      这一看,直接给韩爌吓了一跳。奏疏上不仅详细地载明了大西洋国通事妖言惑众的过程,还写了辽东方面对此事的定性判决:大西洋国通事门多萨被辽东经略熊廷弼请出王命旗牌先斩后奏,执行人是辽东巡按杨涟,犯人的首级和主证旁证则皆由沈阳巡按孙传庭出面收集。在向圣主呈递奏疏的同时,经略行辕业已将诸证物送去了都察院。

      文末的署名是熊廷弼和杨涟。

      韩爌很想立刻就此事找刘一燝商量一番,可刘一燝去了户部,直到现在还没回来。

      这时候,干苦力活儿的好处就体现了出来。韩爌继续给奏疏分堆,并将这封奏疏分到叶向高的那一摞去。

      分堆完毕,韩爌按着远近顺序,先把一部分奏疏给了沈,然后才走到叶向高的面前,将奏疏堆摞在桌面上,并用指尖轻轻地点了点放在顶上的那一封。

      “好。”叶向高正笔耕不辍地工作着,完全没有注意到韩爌的暗示。于是,韩爌只得轻轻地唤了一声。“次辅。”

      “嗯?”叶向高停下笔,抬起头。对上韩爌的眼神后,又顺着他的视线看向那边奏疏。

      叶向高看到封面上的标题,立时便是一惊。他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看了沈一眼。

      奏疏递到后,韩爌没有再多说半个字。他回到自己的书案旁,抱起最后一摞奏疏放到首辅方从哲的桌面上。“首辅。这本是李户部的辞表。”韩爌将奏疏堆上的第一本递给方从哲。
    第(2/3)页